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注释及翻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注释及翻译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注释及翻译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译文:翻滚的乌云就像打翻了墨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挡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像珍珠似的乱蹦乱跳地进入船舱。忽然一阵卷地风吹来把乌云吹散,风雨后再看西湖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如同天连成一片。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注释及翻译

写作背景:有一天苏轼在西湖上游览,眼前是浩渺的湖水,湖心还有几个绿色小岛,点破了湖水的单调,远处则是青山起伏,一层又一层,往外颜色越淡,像极了温柔的水墨画。游到望湖楼下就在这时,天色骤然暗了下来一场漂泊大雨倾泻而下,打的船只铮铮作响,忽然一股卷风把乌云吹散雨停,他下了船,沿着台阶走向望湖楼。楼上有人下来迎接,他就是陈襄是苏轼的顶头上司,也是与苏轼属于同道中人。美酒佳肴给苏轼接风洗尘,几杯酒下肚,诗性大发,苏轼连写了五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其中的一首。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病卒于常州(今苏州)。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注释及翻译

作品赏析: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大的特点,“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水如天”雨过天晴,水天一色,令人心清气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03805254@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1-14 21:11
下一篇 2023-01-14 21: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yipinfangzhou.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2915.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yipinfangzhou.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