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事去南方,途经襄阳。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汉江临眺
王维(唐)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赏析:
首联气势雄浑壮美,既准确点明了地理位置,同时又勾勒出了汉江的辽阔。“楚塞”对“荆门”、“三湘”对“九派”、“接”对“通”,然而又显得极其自然,无雕琢之迹,似顺手拈来,浑然天成。
颔联写景,“天地外”、“有无中”有不可言传之美。历来诗家赞为神来之笔。“外”、“中”均为方位词,“外”将我们跟随江流带到了无边无际的天际,写远景,而“中”字却又将我们从远处拉回,沉醉于这似有似无的山色中,如墨染宣纸,山色在这冮流中隐隐约约,如雾中看花,水中望月,意境唯美。
颈联依然写景,“浮”、“动”二字极妙,手法极像《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也采用了倒装句式,前浦浮郡邑,远空波澜动。似也相通,但不如诗中此句。此句写汉江沿途动态的美。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要与山简共醉,流露出对襄阳美好景物的热爱之情。
领悟:
学习诗人的以画入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幅气韵流转的天地山河图。学习平衡之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于缥缈处见雄阔,于雄阔处见缥缈。诗随情动,景随情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03805254@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