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断桥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
20世纪初,控制了朝鲜的日本人想向中国扩张,于是打算在鸭绿江上架设大桥。日本人经过一番水文资料的调查后,1906年9月,日本驻朝鲜统监府铁道局制定了大桥的设计方案和工程预算。日本人把鸭绿江说成是日清两国的国境。

在朝方工程过半的情况下,迫于日本的压力,清政府于1901年4月4日和日本签订了《架设鸭绿江大桥的备忘录》,同年十月大桥竣工通车。
这一年清政府根据与之前和美国签订的《通商行船续订条约》,终于对外打开了安东的大门,实行开埠通商。这是一次被动地开放,也是一次弱势面对强势的无奈之举。

朝鲜战争期间,由于该桥作为中方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第一桥毁为废桥。

鸭绿江断桥是丹东市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03805254@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