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刘禹锡 〔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人。与柳宗元交谊很深,和称“刘柳”;诗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思想。作品有《刘梦得文集》。
注释
①洞庭:指洞庭湖,今湖南省北部。②湖光:湖面的光芒。③两:指湖光和秋月。④相:相互。⑤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⑥镜未磨:古人镜子用铜磨制,这里形容湖面像没有磨过的镜子。⑦白银盘:形容平静而清澈的湖面
译文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过的迷蒙铜镜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其中,“和”字用得最好,营造出了水天一色、空灵宁静的画境。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03805254@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