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冲之还确定了两个分数形式的π值:约率22/7 (π≈3.14)和密率355/113(≈3.1415929),这两个值都是π 的渐近分数,其中密率355/113直到16世纪才被欧洲人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圆满地解 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了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并提出了后人所称的“祖暅原理”,这个 原理直到17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重新发现。 祖冲之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他创制了《大明历》,最早把岁差引进历法;设计制造 过多种机械,包括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日行百里的“千里船”、计时器漏壶和欹器等;还 精通音律。
南北朝时代的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父子


祖冲之祖籍河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南朝作官,因而他出生于南方,晋朝末年以来,由于北方连年混战,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方,促使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迅速的发展,祖冲之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
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暅(音更,gèng)在我国数学史上第一次导出了正确的球体积公式。求证的过程中,又得出了“等高处的横截面积相等,那么二个立体的体积也必然相等”的结论。这个结论国外在一千年后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提出,被人称为“卡瓦列利定理”,其实我们有权利称为它为“祖暅定理”。 祖冲之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在一部名叫《缀术》的著作中,后来还传到朝鲜、日本,可惜的是,在宋朝中叶以后就失传了。
祖家历代对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在家庭的影响下,祖冲之从小便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青年时代,他便对刘欲、张衡、王善、刘徽等人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驳正了他们的错误。以后他继续钻研,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极有价值的贡献。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数的圆周率,便是他其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曾将自古以来到他生活年代为止所有可以搜罗到的文献资料,全部整理了一遍,并且通过亲自观测和推算,作深切的验证。他指出当时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447年)编定的历法有许多严重的错误。因此他便开始编制另一种新的历法。
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新的历法“大明历”编好了。
这时他才三十三岁。这是一部最好的历法,但是却遭到了当时新朝廷中最得势人物戴法兴的反对。许多官员惧伯戴法兴的势力,不敢对祖冲之新历作公正的评定。祖冲之为了坚持真理,勇敢地与戴法兴展开了辩论,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逐条驳斥了戴法兴的无理责难。
这场辩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和反科学,进步和保守之间的尖锐斗争。戴法兴等人认为:历代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古所制,是不可革的,是“万世不易”的,他们认为天文历法不是“凡人”可以修改的,他们说:“非冲之浅虑妄可穿凿”,甚至进一步责骂祖冲之是“诬天背经”。祖冲之对他们提出了尖锐的反驳。他认为日月五星的运行“非出神怪”,“是有形可检,有数可推”,只要进行细心的观测和推算,孟子早先所说“千年之日至(夏至、冬至)可生而致”的话是完全可以作到的。祖冲之在《驳议》中写了两句非常有名的话“愿闻显据,以覆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惧”。他希望双方都拿出真实的证据,辨明真正的是非,至于造遥和徘访,那是他丝毫也不伯的。
由于种种阻碍,大明历一直到他死后十年,在梁朝才得以颁行(公元510年)。
祖冲之除天文历法和数学之外,对机械方面也有研究,他制 造过“指南车”和“千里船”,此外,他对音律也很精通,对古代的许多书籍进行过注释,他还写过十卷小说,他真称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关于他在数学方面的著作,最著名的要算是《缀术》,此外还有《九章术义注》、《重差注》等等,但这些也都失传了。
祖冲之的儿子祖晌也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继承了祖冲之在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他父亲的成就。祖冲之的“大明历”就是经过祖购三次建议之后才被梁朝采用的。关于球体体积的计算也是作为祖暗的工作流传下来的。祖鹏终生好学不倦。传说他小的时候,专心读书,连打雷也不觉得,走路时思考问题,曾经撞到别人身上。
祖冲之父子的名字,不仅在国内已是受到称道,在世界上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303805254@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