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yú)。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当时作者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作者到兖州去省视父亲期间登上兖州南楼所作。《登兖州城楼》与前诗 《望岳》是杜甫同一时期的作品,也是他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这首作品语言精练,结构谨严,格律工稳,多为后人借鉴。

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4000多年前夏禹划天下为九州,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论语》,“鲤(孔丘的儿子)趋而过庭。杜甫父亲杜闲这时作兖州司马,他来省视,故曰“趋庭”。初,即初次。
首联的意思是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
海岱:海指渤海,岱指泰山。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
颔联的意思是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一直伸展到青州和徐州。
秦碑,指秦始皇登峰山后命人刻录功德的石碑。《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荒城,指曲阜故城。鲁殿,指灵光殿,汉景帝子鲁恭王在曲阜县东二里所建。馀,残馀。
颈联的意思是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鲁恭王所修建的灵光殿却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
古意:伤古的意绪。踌躇:徘徊惆怅。
尾联意思是我素来有怀古伤感的情绪,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难免惆怅。